2008年11月25日星期二

減價是一種咀咒


數日前各大報章的頭版報導了這則新聞:位於沙田的一田百貨公司推出清貨大減價,所有貨品低至兩折起。雖然近期金融海嘯淹沒了半個香港,但「眉精眼企」的香港人只要嗅到減價的氣味便已經蓄勢待發。據云早上六時已經開始有顧客在百貨公司門外守候,九時正該百貨公司正式開始營業時門外聚集的人龍居然多達三千人。

據報導,有些接受訪問的人表示「不知道別人在排什麼」,他們只不過因為別人在排隊而覺得自己也「不能執輸」;另外一批人則表示自己其實心目中並沒有什麼特別想買的東西,只不過大減價擺在眼前沒有理由不入去「和別人拼命」。

也許,每一個香港人都會聲言自己很會精打細算,但原來他們心目中的所謂精明消費可能只不過是「要在大減價時去掃貨」;至於所購入的物品是否真的物有所值,又或者對他們來說是否真的購入的需要,則沒有那麼多人去過問了。

我認識一位前輩,在某店舖減價時一口氣買了八隻指甲鉗,很難想像他為何會有此需要。

所以我在「如何令有限的錢變得更好使」一文中將「不是真的需要花的錢不要花」放在「真正需要的東西要用最便宜的方法買回來」前面,是有原因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