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7日星期五

也談失業(1)


近日的天氣有點陰晴不定,再加上「流感海嘯」,公司接連有不少同事也打敗仗。我雖則還未算是狠狠地病倒,但也覺得氣管有點兒怪怪的;所以我每天早上也不敢「周街走」,迫自己好好留在家中休息,養好氣再去上每天下午的課。

躺在床上看免費報紙,眼前盡是減薪裁員的消息:亞視和無線又再炒人,電訊盈科打算勒令員工放無薪假,匯豐又傳聞會裁減一千名員工…。而最新一輪的失業率,則4.1%攀升至4.6%,最可悲的是在可見的將來只會節節上升。看來香港的就業情況和窗外的天色一樣,一般迷濛,一般灰暗。

談起失業,經濟學家大致將失業分為三大類:

1) 磨擦性失業:由於勞力市場的訊息不完全,當工人打算尋找更適合自己或有更優厚待遇的工作時,他們便會接受暫時性的失業。這種失業是自願性的。

2) 結構性失業:由於經濟轉型,總需求的成份結構作出永久性變化,導致某些工人從萎縮的部門釋放出來;由於他們缺乏社會所需要的技能,所以需要一段頗長的時間社適應其他新興的技術。這種失業是非自願性的。

3) 週期性失業:由於經濟衰退,總需求下降,部份企業倒閉,餘下的企業為求自保則需要減薪裁員。和結構性失業一樣,這種失業也是非自願性。

很明顯,近期香港的失業率上升是源於由金融海嘯所帶來的經濟衰退,屬於週期性失業。

2009年2月26日星期四

和學生一起去camp


時日如飛,突然發現原來現在的中七同學已經是我第十屆的學生。雖然現在的學生人數比我初出道時多了很多很多,但有點遺憾的是,我和現在的學生的相熟程度完全不能和我初期的學生相比;這也許是因為video course的關係,又也許是我和大家開始有點generation gap!總而言之,歲月悄然流逝,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已經走進了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不過,有時在夜闌人靜間,總會回想起以前一些日子的點點滴滴。還記得當初我時常和我第一屆的學生去camp──不是露營,而是到長洲大嶼山租渡假屋的那種──時間大致上是暑假期間,可能是三日兩夜,也可能是四日三夜,大家集體「離家出走」,而我也甚至會過份到將所有補習班的課堂順延,總之就是今天玩了才算,今天的course明天開!

在渡假屋中的一天通常是這樣過的:大部份的情況下都不會吃早餐,因為之前的晚上多數很夜才肯去睡覺;午餐很可能會到茶餐廳買外賣,或是自己煮公仔面加腸仔和五香肉丁;下午則找一個球場打籃球,或是到海邊踢沙灘足球;晚上則到大排檔吃海鮮,又或者回渡假屋打邊爐;飯後大家分組活動,打通宵麻雀、鋤大D、risks,一夜很容易又過去。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那時的日子大約就是如此。

2009年2月24日星期二

為何美國三大車廠銷量暴跌?.


有報導指出,美國三大車廠(通用、福特及佳士拿)的銷售量於金融海嘯後大跌33%至37%。表面上看來銷量暴跌是由於金融海嘯削弱了美國人的購買力,但其背後的真正原因原來並不是那麼顯而易見。

話說美國人習慣每隔兩年便會換新車。為何這個換車的週期是兩年,而不是一年或三年呢?原來因為用了兩年的舊車,會有較好的賣出價。因此,不少美國人便將性能還是良好的舊車賣出,從而換購新車。

假若那些車廠的汽車銷售量連年下跌,理論上,三間車廠很應該減價促銷。然而,由於新車和二手車是替代品,如果新車的售價下調的話,二手車的價格也必它定會同步下調,都頭來未必真的能夠刺激新車的銷量。因此,美國的車廠通常會聯合一些銀行或財務公司提供一些付款優惠,例如低息貸款或零首期等。

後來,由於金融海嘯爆發,那些銀行和財務公司全部「缺水」,因此收緊了汽車貸款的批核,令到很多美國人想買車也申請不到貸款,這才是三大車廠的銷量暴跌的真正原因!

2009年2月20日星期五

有關百萬富翁的調查


話說花旗銀行於去年11月至12月期間,以電話訪問了三千多名年齡介乎21至79歲的香港人,從而推算出擁有逾1,000,000港元流動資產的「百萬富翁」只餘下34.8萬,較07年同期下降了6.6萬云云。其實這種調查有時真的會給人一種「鬼唔知阿媽係女人咩」的感覺,不過,我覺得最有趣的,反而是「百萬富翁」這四個字。

無需置疑,百萬富翁這四個字一定是翻譯自millionaire這個字。我不是攪語源學,也懶得去研究millionaire這個字究竟出自何時何地,但我想說的是這個字真的譯得不甚理想。首先這個字有點性別歧視的味道,擁有百萬流動資產的人不一定是男性(調查便指出不少家庭主婦也能成功躋身於這行列),其次「翁」這字絕對會給人一種年老的感覺,令人想起坐在安樂椅上火爐邊的風燭殘年的老人家,但大家都知道,在香港不少二十多歲的後生仔女也能擁有這筆款項。

或者,最重要的是,我想在50年之前擁有1,000,000英磅或1,000,000美元資產的人還可以稱之為「富翁」,但在今時今日只擁有1,000,000港幣的流動資產肯定不能算是富貴人家。現今的1,000,000,莫講話要享受帝王式的生活了,根本連那些「假豪宅」的兩房單位的首期也未夠。而要養大一位小朋友,就更加要合四名百萬富翁之力!在香港,擁有區區一二百萬,實際上也只是終日營營役役的蟻民。

所以,這種調查還是看看便好了,不要太認真。

2009年2月19日星期四

在金融海嘯下大家的財富去了那裡?


金融海嘯前股票市場交投暢旺,有些我的學生也有參與這個低買高賣的金錢遊戲。然而好景不常,恆生指數由二零零七年的高位接近三萬二千點暴瀉六成,而那些正職炒股兼職讀書的小兄弟小妹妹也終於「肯去專心讀書」。

不過,話說回頭,曾經有小兄弟問我一個頗有趣的問題:「股票市場的二手交投不是零和遊戲(zero sum game)嗎?如果我買賣股票蝕了錢的話,那一定另外有些人是賺了錢的。既然我的損失等於你的盈利,那麼,在金融海嘯下,大家的財富到底去了那裡?」

答案其實很簡單,蒸發了的不是貨幣,而是大家的資產的賬面值。

試看以下的例子:假設Econexp發行了一千萬股股票,而A君開始時以2元的價格購入了一股Econexp,由於成交價是$2,所以這刻Econexp的總市值是$2,000,000。後來,A君而$3的作價將他手頭上的那股Econexp賣出,如果我們不考慮印花稅及佣金等洗費的話,A君在這一買一賣的過程中賺了$1。但重點是,這時Econexp的總市值已經是$3,000,000了!

從貨幣的角度來看,其實只有A君的股票戶口中多了$1。但其他人所持有的股票的價值也同步上升了!因此,在正財富效應下,很多人便歡天喜地的去消費。只不過,其實流通的貨幣的數量並沒有增加,上升了的只不過是大家的股票的賬面值。

升市是如此,跌市也作如是觀──在金融海嘯下大家的財富就是這樣的被蒸發掉了!

2009年2月6日星期五

一蚊一本書


昨天到灣仔找小兄弟飯聚,飯後途經莊士敦道的三聯書店,看見店內正進行減價促銷的活動,於是便儘管入內「行個圈」。

店內的當眼處是一些「可以一看」的書,折扣優惠是一本八五折,三本七折。這個折扣優惠雖然已經比平時的那些什麼秋季大特賣慷慨,但我覺得在這時勢下如果是一本七折的話還可以考慮一下,要三本才有七折則可以免談。

反而在沒有那麼當眼的角落,我發現有一些「一蚊一本書」的宣傳。我心知這個世界沒有「咁大隻蛤蜊隨街跳」,但也想看看究竟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於是也走到那個角落看看。

原來所謂一蚊一本書是這樣的:凡顧客購物折實滿一百元,便可以特價一元購買一本「特價書藉」;而大家也應當預料得到,那些所謂特價書藉,全是一些送也沒人要的滯銷貨(至少我完全沒有興趣),結果我便急急的離開那書店。

不過,我想總有些「精打細算」的香港人會以為有著數而大破慳囊吧!

2009年2月5日星期四

合理的套餐價


正所謂賤物鬥窮人,當金融海嘯所帶來的財富損失、凍薪、減薪及裁員等情況越來越普遍時,很多店舖為保生意額都唯有減價促銷,連本來已經走「中低價路線」的快餐店也不能幸免。

我把「中低價路線」這幾個字打上括號,是因為到大家樂和美心這些店子吃飯曾幾何時變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上年度食物瘋狂漲價,豬肉和牛肉的加幅更暴升50%以上;而那些快餐店基於成本壓力(又或者是混水摸魚),將其食品的價格提升到有點不合常理的地步(很多早餐都賣二十多元,晚餐四十多元,更貴的也有),一家四口到快餐店吃個晚飯差不多要付出二百元,不是中檔消費是什麼?

不過近來那些店子終於肯面對現實,推出一些價格比較合理的套餐。例如美心的早餐雪菜肉絲煎蛋米連飲品只售十五元,午市的六寶飯終於「肯送飲品」(其實兩三年前本來是賣二十四元連飲品的,現在送飲品也比以前貴了兩成),算是比較合理的價錢。

不過,只怕遲些通縮殺到,這些優惠的套餐還陸續有來。

2009年2月4日星期三

窮人三寶(下)


攝影這玩意兒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別人很喜歡從你所持有的器材質素去推斷你的技術水平。如果你拿著一部1 Ds Mark III 再加「大三元」的話,別人極可能會因而對你另眼相看──就算你的技術水平還未到家。反過來說,如果你只是拿著一部傻瓜機,就算你已經達到大宗師的境界,人們也難免會狗眼看人低。總而言之,器材的質素也是一種符號(symbol),在某程度上有傳遞訊息的作用。

從某方面來看,如果器材的質素真的能反映攝影師的技術,這能有效減低市場的資訊成本。然而,近來卻出現了一種風氣,就是人們認為一定要有最好的器材才能夠拍得出好相片,於是很多人便從day one開始便已經花錢購入高於自己技術水平的器材,更甚的是這些人會向「不是行家」的人炫耀,作出一個自己很會攝影的假象。我覺得這實在有點兒走了歪路。

雖然我現在還只是拿著窮人三寶中的「其中兩寶」,但這半年來我己經感受到自己的技巧已經比半年前有明顯的進步(雖然還有很多很多要學的事情),而只要有朝一日我的技術水平能把那兩支鏡頭用盡,我便會心甘情願的去購入更高階的器材。也許,這才算是「名正言順」。

我相信,當我某天拿$12980去購入那支EF 70-200mm f/2.8L IS USM時,我一定會為自己的進步而感到滿心歡喜。

2009年2月3日星期二

窮人三寶(上)


用開Canon的DSLR的人都應該知道,c記有所謂的「窮人三寶」。窮人三寶是指c記其中三支價格最相宜的鏡頭:短焦距的EF-S 18-55mm f/3.5-5.6 IS,長焦距的EF-S 55-250mm f/4-5.6 IS,以及人像鏡EF 50mm f/1.8 II。這三支鏡頭合共只需三千多元,論質素當然和動輒過萬元一支的L鏡「冇得揮」,但總算能夠勉強應付一般的攝影狀況。

我半年前跟機購入了一支EF-S 18-55mm f/3.5-5.6 IS,而由於相熟的小兄分玩厭了他的EF 50mm f/1.8 II,所以他將那支鏡「暫時放在我那裡」(相識滿天下真是一件好事)。換言之,我已經擁有了窮人三寶之中的「其中兩寶」。

也許有些人會罵我為何要求這麼低,居然連這些低價鏡也可以玩得這麼開心(其中一支還是問別人借的)。其實以我的財政狀況,我可以一口氣購入c記的「大三元」而完全不需要節衣縮食,但我沒有這樣做。背後的原因,完全不是金錢的問題,而是我自己給自己的試練。

2009年2月1日星期日

每天十五分鐘(下)


我在上文談到,任何事情,只要每天能夠堅持去做十五分鐘,十年後就必定能夠成為專家。不過,不幸的是,雖然每天找十五分鐘去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並不是一件難事,但能夠維持到十年卻比想像中困難。

大學時代我曾到中大校外進修部報讀了日語的課程,那時我每星期只需上一節兩小時的課;但由於當時我真的很有「看日本漫畫和打機的需要」,所以我除了上課當日外,我每天也至少分配三十分鐘的時間去溫習日語。(我還記得,當時我是很喜歡預習將來的課文,當那日語老師教授到第十三課的課文時,我已經在溫習第四十六課的課文了。)由於日子有功,我大約花了兩年的時間便已經獲得了不錯的成績,(至少等於別人學了四年的程度)在旅行時也可以和當地人有效地溝通。

只是,當在某事情上「略有小成」時,人便會被其他事情所吸引(例如當其時我便突然的走去學哲學),結果由於那道「火」被吹熄了,到現在也未能重拾學習日語的衝動;雖然現在到日本旅遊時還「勉強夠用」,但如果我當初維持到那股熱誠的話,現在一定是日語的達人。

要達致成功,毅力實在是不可或缺。